人物生平早年经历孙桓(?—222年),字叔武,吴郡富春(今浙江富阳)人,孙河之子,孙权的族侄。他自幼仪表端庄,聪明博学,善于应对,被孙权称赞为“宗室颜渊”,并被提拔为武卫都尉。军事生涯
华容道之战:建安二十四年(219年),孙桓随吕蒙奇袭荆州,在华容道设伏,击败关羽的残部,俘获五千余人及大量牛马器械。 夷陵之战:黄武元年(222年),刘备为报关羽之仇,亲率大军伐吴。孙桓被任命为安东中郎将,驻守夷道。面对刘备的强大军力,孙桓与陆逊并肩作战,最终使刘备败退。刘备在撤退时,孙桓在上夔道设伏,切断刘备的退路,刘备仅勉强逃脱。封赏与去世 孙桓因功被封为建武将军,丹徒侯,负责监督牛渚,并建造横江坞。然而,他在横江坞的修筑过程中染病去世,年仅26岁。家族情况
父亲:孙河,孙桓的父亲,早逝。 兄弟:孙桓有兄弟数人,其中孙助曾任曲阿长,孙谊曾任海盐长,二人均早逝。 后代:孙桓的后代中,其侄孙慎之子孙丞,字显世,好学且有文采,所作《萤火赋》流传于世。孙丞在吴国灭亡后赴洛阳任范阳涿令,政绩显著,后与陆机一同遇害。人物评价 孙桓仪表堂堂,聪明博学,善于应对,被孙权称赞为“宗室颜渊”,并被提拔为武卫都尉。他在华容道之战和夷陵之战中表现出色,深得孙权赏识。刘备曾感叹孙桓的成长和威胁,称“吾昔初至京城,桓尚小儿,而今迫孤乃至此也”。孙桓的军事才能和早逝令人惋惜,若非英年早逝,他必能在三国后期大放异彩。
发布于:宁夏回族自治区盛达优配app-中国十大配资app-正规配资网站-中国十大股票软件排名榜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